2018 年昆明市倘甸区普岗教师上岗教育心理学真题二 一、单选题 1、20 世纪 60 年代至 70 年代,教育心理学形成了独立的理论,并注重与教育 实际相结合。
这一时期是教育心理学的( ) A.初创时期 B.成熟时期 C.发展时期 D.完善时期 2、个人在感知、记忆和思维等认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属于性 格的( ) A.对现实的态度特征 B.理智特征 C.情绪特征 D.意志特征 3、 学生在字词学习的初期, 经常出现错别字, 对生字掌握不准确, 这是一种刺激 ( ) 的表现。
A.条件作用获得 B.条件作用消退 C.刺激泛化 D.刺激分化 4、根据奥苏伯尔的动机理论,不直接指向知识和学习任务本身,而把学业成就看作 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的动机是( ) A.认知的内驱力 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外部学习动机 5、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 6、 “形式训练说”所讨论的迁移实际上属于(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特殊性迁移 D.普遍性迁移 7、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质 特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 ) A.正例 B.反例 C.命题 D.案例 8、讲果实的概念时,既讲苹果、西红柿、花生等可食植物,也讲橡树子等不可食植 物,让学生掌握果实都有“种子”这一关键属性叫( ) A.正例 B.反例 C.变式 D.比较 9、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过程,称为 ( )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10、为了巩固学习的效果,小明每天放学回家后,将当天所学内容给爸爸妈妈讲一 遍,这种学习策略是( ) A.寻求他人支持策略 B.复述策略 C.时间管理策略 11、关于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 ) A.高智力者创造性也高 B.高创造性者必有高智商 C.创造性与智力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线性关系 D.低创造性者其智商可能高也可能低 D.监控策略
12、 “凡社会大众认可的就是对的,反之就是错的” ,按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这种道德判断处于(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普遍伦理水平 13、按柯尔伯格的观点,中学生的道德水平大都处于( )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普通伦理水平 14、当学生表现出期待中的良好行为时,教师发给他们小红星、盖字的卡片或特制 的塑料卡,让其累积到一定数量后再兑换具有实际价值的物品或活动。
这种行为改 变的方法就是( ) A. 行为塑造法 B.系统脱敏法 C.代币奖励法 D.自我控制法 15、 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 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的方法叫 ( ) A.强化法 B.行为塑造法 C.代币奖励法 D.示范法 16、在乒乓球比赛中,面对各种情况,抽球还击率达到 90%,则说明动作技能达到 了( )目标 A.模仿 B.准确 C.连贯 D.习惯化 17、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教学的策略是( ) A.发现学习 B.掌握学习 C.情境教学 D.合作学习 18、 “过于安静, 或由于紧张拘谨、 惧怕老师, 学生反应迟钝、 呆板, 回答问题被动; 课堂纪律较松散,心不在焉。
”这种课堂气氛是( ) A.积极型 B.对抗型 C.消极型 D.失控型 19、一个测验答对或通过该项目的人数百分比是( )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20、对一个插班的新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教师就同一内容连续讲了 10 遍,学生还没 有掌握好。
若要改变这种教学状况,此时教师最需要反思的是自身的( ) A.表达能力 B.知识水平 C.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意识 D.组织能力 二、填空题 1、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________的过程中所发生的_________。
2、桑代克从他的实验归纳并解释了正迁移作用的原因,根据他的理论,一种学习之 所以促进另一种学习,是因为两种学习具有完全相同的________。
3、学生在加法运算学习时,常将“数”和“单位”结合起来变成“数量” 。
这种心 智活动方式,加里培林称之为 ________ 活动。
4、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是________,高级目标是________。
5、如果将期末考试结果的解释视为______,那么对各单元测验的解释就是______ 性评价。
三、简答题
1、有些学校采用“学分银行” (即学生在期末分数没达到家长要求时,可达成一个 归还协议,再向学校借贷所需分数)的分数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试用动机的 有关理论来分析之。
2、简答或论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3、小蒙是某校初三学生。
他上课总是全神贯注,作业也总是认真完成。
但是,他的 成绩并不很理想。
在考试前,他经常会告诉同学,自己学习了多长时间,他对学习 内容掌握有多么好。
可是考试结果总是与他的努力成反比。
他的工程师母亲发现他 不存在智力方面障碍,动机也不存在问题。
请你从学习策略的角度加以分析。
4、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5、论述:怎样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论述题 1、试论述非测验的评价技术。
参考解答 一、单选题 1、 【育萃专家解析】B。
2、 【育萃专家解析】B。
3、 【育萃专家解析】C。
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作出反应,使反应不精确,不准 确。
4、 【育萃专家解析】B(D) 。
5、 【育萃专家解析】A。
6、 【育萃专家解析】D。
因为形式训练说是关于官能(即能力)方面的迁移,它是一 般性的、普遍性的迁移。
7、 【育萃专家解析】A。
8、 【育萃专家解析】C。
变式。
变换的是非本质“可食” ,突出的是本质“种子”这 一属性。
9、 【育萃专家解析】A。
10、 【育萃专家解析】 (A、寻求他人支持策略。
)B、复述策略。
11、 【育萃专家解析】D。
高智商者不一定有高创造性;高创造性者有高于一般的智 商, 但不是越高越好; 低智商者不可能有创造性; 低创造性者智商可能高也可能低。
智力与创造性是有一定相关的非线性关系。
12、 【育萃专家解析】B。
习俗。
习俗水平包括寻求大众认可和遵守法规阶段。
13、 【育萃专家解析】A。
习俗。
绝大多数青少年和成年人处在习俗水平。
14、 【育萃专家解析】C。
15、 【育萃专家解析】B。
16、 【育萃专家解析】D。
习惯化。
学生能下意识一、有效率地各部分协调一致地操 作。
17、 【育萃专家解析】C。
18、 【育萃专家解析】C。
19、 【育萃专家解析】D。
20、 【育萃专家解析】C。
二、填空题 1、 【育萃专家解析】出生、成熟、衰老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一系列心理变 化。
2、 【育萃专家解析】成分(要素)解析:即共同要素说。
3、 【育萃专家解析】 (物质与)物质化。
4、 【育萃专家解析】学会调适;寻求发展。
5、 【育萃专家解析】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
三、简答题 1、 【育萃专家解析】这种做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因为这样做可给学生一定的学习 压力,以激发学习动机。
一般来说,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一致的。
动机水 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
但是,这种做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为动机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 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会降低。
同时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水平与作业难度 密切相关: 任务较容易, 最佳动机水平较高; 任务难度中等, 最佳动机水平也适中; 任务越困难,最佳动机水平越低。
随着任务的难度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 降的趋势。
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此外,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不是直接的,与很多因素有关。
因此教师一 方面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另一方面还要采取其它措施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2、 【育萃专家解析】 (1)深度加工材料; (2)有效运用记忆术; (3)进行组块化编码; (4) 适当过度学习; (5)合理进行复习; A.及时复习, B.分散复习,C.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3、 【育萃专家解析】可能是学习策略的不当使用。
学习策略有认知策略、元认知策 略与资源管理策略。
小蒙可能学习策略水平较低,应对他进行学习策略的训练。
训 练时应遵循主动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的监控;个 人自我效能感。
可采用指导教学模式、程序化训练模式、完形训练模式、交互式训 练模式以及合作学习模式来进行。
4、 【育萃专家解析】 问题的特征;已有的知识经验;定势与功能固着;动机与情绪; 人格特征等。
5、 【育萃专家解析】提高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 略;各种练习的机会;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四、论述题
1、 【育萃专家解析】 1,案卷分析.例如根据学生家庭作业,课堂练习,论文,日记,手工 制作等作品,对学生的认知活动等进行判断 和决策. 2,观察.通过教学过程中的非正式的观察也能够得到大量的关于学生的学业成就的 信息.其中包括: ⑴行为检查单填写⑵轶事记录.⑶等级评价量表. 3,情感评价.针对学生的情绪,学习动机,个人观点等进行评价.